
保管人与寄存人之间,因保管人有偿或无偿保管寄存人交付的保管物(如行李、货物、贵重物品)产生的争议,涵盖保管物损毁 / 丢失(如仓库漏水致货物受潮、保管物被盗)、保管义务履行(如未按约定条件保管、擅自使用保管物)、保管费用结算(如寄存人拖欠保管费)、保管期限(如逾期提取保管物)等问题,核心涉及 “保管物安全保障”“保管责任界定”,常见于有偿保管物丢失索赔、无偿保管过错认定、保管费拖欠等场景。
一、相关法律规定:核心依据为《民法典》合同编 “保管合同” 章(第 888-903 条)。《民法典》第 888 条明确保管合同定义(需交付保管物),第 892 条规定保管人妥善保管义务;第 897 条区分有偿与无偿保管的责任(有偿保管人因过错致损需赔偿,无偿保管人仅重大过失或故意致损需赔偿);第 899 条规定保管期限(约定或推定),第 902 条明确保管费支付义务;实践中还需参照保管合同约定的保管条件(如恒温、防潮)。
二、侵权行为认定:有偿保管人未按约定条件保管(如约定恒温保管却未开空调致药品变质)、擅自使用保管物(如借用寄存人的汽车出行)、保管场所安保不足(如无监控致保管物被盗)、未及时通知寄存人保管物异常(如发现货物渗漏未告知)的,构成侵权;无偿保管人因重大过失致保管物损坏(如未锁仓库门致物品丢失)的,需承担侵权责任;寄存人隐瞒保管物特殊属性(如将易腐蚀物品按普通物品寄存)致保管物损坏并污染其他保管物、拖欠保管费超约定期限(如逾期 6 个月未付)的,需承担侵权责任;需结合保管合同、保管物交付清单、监控记录、损坏鉴定报告,区分 “保管物自然损耗”(如金属物品轻微氧化)与 “保管人过错致损”(如碰撞致玻璃破碎)。
三、民事责任承担:有偿保管物损毁 / 丢失的,保管人需按保管物实际价值赔偿(如 10 万元货物受潮赔 10 万元),约定赔偿限额的按约定执行(如约定最高赔 5 万元);无偿保管物因重大过失致损的,按实际损失的 50%-80% 赔偿(如 5000 元物品丢失赔 3000 元);擅自使用保管物的,需支付使用费(如使用寄存汽车按日 500 元计算),造成损坏的额外赔偿维修费;寄存人拖欠保管费的,保管人可对保管物行使留置权(如扣留货物直至付清费用),留置后仍不支付的可拍卖货物抵偿;寄存人隐瞒保管物属性的,需赔偿其他保管物损失(如腐蚀的化学品损坏相邻货物)、保管人清洁费用;双方均有过错的(如保管人未检查包装,寄存人包装破损),按过错比例分担,如保管人承担 40% 责任,寄存人承担 60% 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