借钱不还,欠钱不还起诉书样本
民事起诉状
原告:李 XX,男,1988 年 10 月 5 日出生,汉族,XX 公司职员,身份证号码:XXXX,住址:XX 省 XX 市 XX 区 XX 街道 XX 小区 5 号楼 3 单元 102 室,联系电话:XXXX被告:王 XX,男,1990 年 3 月 12 日出生,汉族,无固定职业,身份证号码:XXXX,住址:XX 省 XX 市 XX 区 XX 路 XX 号(经常居住地:XX 省 XX 市 XX 区 XX 公寓 2 号楼 1101 室,自 2021 年至今居住),联系电话:XXXX
诉讼请求:
事实与理由:
原告与被告系高中同学,2023 年 9 月 1 日,被告因 “偿还信用卡欠款 + 家庭开支” 向原告提出借款,双方口头约定:原告出借 8 万元,借款期限 2 个月(2023 年 9 月 1 日至 2023 年 11 月 30 日),未约定借期内利息,但约定 “若逾期还款,需按 LPR 支付利息”。
2023 年 9 月 2 日,原告通过两种方式交付借款:一是通过微信转账向被告微信账户(微信号:XXXX,绑定手机号:XXXX)转账 5 万元(转账单号:XXXX,见证据 3);二是应被告要求,在 XX 银行(XX 支行)取现 3 万元,于当日 15 时在被告居住的 XX 公寓楼下当面交付,被告当场出具《借条》(载明 “今借到李 XX 人民币 8 万元整(大写:捌万元整),借款期限至 2023 年 11 月 30 日,逾期按 LPR 支付利息,借款人:王 XX,日期:2023 年 9 月 2 日”,见证据 2),在场人张 XX(原告同事,联系方式:XXXX)可佐证现金交付事实(见证据 5)。
2023 年 11 月 30 日借款到期后,原告首次通过电话向被告催款,被告称 “12 月中旬还款”;2023 年 12 月 20 日,原告再次通过微信催款(聊天记录见证据 4),被告以 “暂无资金” 为由拖延;2024 年 1 月至 3 月,原告累计催款 5 次,被告逐渐不回消息、不接电话,至今未偿还任何款项。
原告认为,原被告之间的借贷关系合法有效,原告已按约履行借款交付义务,被告未按约定时间还款,已构成违约。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第六百七十五条 “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。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,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,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;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” 及第六百七十六条 “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,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” 之规定,被告应向原告偿还本金并支付逾期利息。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,特向贵院提起诉讼,望判如所请。
证据清单:
此致XX 省 XX 市 XX 区人民法院
原告(签字并按手印):李 XX2024 年 4 月 15 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