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转让方(布图设计专有权人,如设计企业、科研单位)与受让方(如芯片制造企业)之间,因转让方将已登记的布图设计专有权(含生产、销售含该布图设计的集成电路的权利)有偿转让给受让方产生的争议,涵盖权利瑕疵(如转让的专有权已被宣告无效、已许可他人独占实施、未完成登记)、转让款支付(如受让方拖欠转让款)、技术资料交付(如未交付布图设计版图文件致无法生产)、禁止反悔(如转让后又生产含该布图设计的芯片)、侵权维权责任(如转让后发现他人侵权的责任归属)等问题,核心涉及 “专有权无瑕疵转让”“技术资料完整性”,常见于权利瑕疵致无法生产、转让款拖欠纠纷等场景(注:布图设计专有权转让需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登记,登记后生效)。
一、相关法律规定:核心依据为《布图条例》第 12 条(专有权转让)、第 13 条(转让登记)、《民法典》第 845 条(技术合同规则)。《布图条例》第 12 条明确:专有权转让需订立书面合同,转让双方共同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登记,自登记之日起生效;转让不得侵犯他人在先权利;第 13 条规定转让登记需提交转让合同、登记证书等材料;《民法典》第 847 条(技术成果瑕疵担保)适用于转让方保证专有权有效的义务。
二、侵权行为认定:转让方转让的专有权存在权利瑕疵(如已被宣告无效、已授予他人独占实施许可)、未交付完整技术资料(如遗漏布图设计的布线规则致生产良率低)、转让后仍生产含该布图设计的芯片的,构成侵权;受让方拖欠转让款(如约定支付 50 万元仅支付 20 万元)、超范围行使权利(如仅转让 “消费电子芯片应用权” 却用于汽车芯片)、布图设计被宣告无效后要求全额退还转让款(非因转让方过错致无效)的,需承担侵权责任;需结合转让合同、布图设计登记证书、转让登记公告、技术资料交付清单、转让款支付凭证,区分 “转让方过错致瑕疵” 与 “专有权后续无效风险”。
三、民事责任承担:转让方权利瑕疵致受让方无法使用的,需退还已收转让款,赔偿受让方损失(如芯片生产线建设成本、市场推广损失);转让后擅自实施专有权的,需停止生产,销毁侵权芯片,赔偿受让方损失(如市场份额被侵占的损失);受让方拖欠转让款的,需补缴款项并按 LPR 支付利息,转让方有权解除合同并收回专有权;超范围行使权利的,需停止超范围使用,支付额外使用费(按超范围领域的市场价值计算);双方均有过错的(如转让方未披露许可情况,受让方未核查登记状态),按过错比例分担,如转让方承担 70% 责任,受让方承担 30% 责任。